由于这段死得窝囊的经历,因此两千年来,此君一直被历代学者当作反面教材,“讳疾忌医”的名号流传得极广,特别到了言路通畅的宋明两朝,刚直敢言的臣子们上书骂皇帝,都常拿他出来说事,翻翻各类慷慨激烈的奏折,此君的出镜率相当高。
就是在这样的口水纷纷里,他另一样开创人类历史新纪元的伟业——创建稷下学宫,却也被默默地掩盖。
这个业绩有多伟大?这不单单是世界上第一所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高等学府,更是后来战国百家争鸣的土壤。战国丰富多彩的文化流派,几乎都植根于此,开花结果繁衍生息。思想文明高度繁荣的战国时代,齐桓公正是最早的耕耘者。当然最初创办这高等学府的时候,齐桓公真没想得这么长远,也没太多伟大追求。他开创这历史创举,还是为了齐国自身统治考虑。
在战国七雄里,齐国王室的出身极为特殊,既不是韩赵魏这样的分家国家,更不是秦楚燕这样的春秋传统豪族。他们属于借着齐国的壳,建立了田家的统治,名分十分不正。那么为了证明自家统治合法性,除了要富国强兵,更得撑起思想大旗。
那咋证明呢?篡了齐国王位的田氏家族,出身于陈国。而道家创始人老子,同样也是陈国人。这下事情就好办了,高举起黄老学说的大旗,更把田家的祖先,追尊到黄帝,把老子的黄老思想,牢牢树立成齐国的国策,那就名正言顺了:我们田家秉承黄老思想,源流于黄帝,身份根正苗红,别说统治齐国,就是称雄天下,也是天经地义。
这个思想宣传,从田氏代齐的第一天起,齐国就一直在努力。而到了田午这一代,由于此君得位也不正,靠杀害其兄长齐废公田剡上位,登位之后更是四面风雨飘摇,这个传统宣传工作,更得进一步加强,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办学宫。弄个大学宫,召集各方名士,反复宣讲齐国思想,树立自己名正言顺的身份和伟大形象,岂不更加快速方便?
于是稷下学宫,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当然最早的稷下学宫,还没有后来那么繁荣,主要都是黄老道家学说的舞台,这一类在学宫里讲学的学者们,也被称为稷下学派。他们主要的任务,除了阐述议论,就是整理春秋时代遗留的各类学说资料。学宫里的辩论,也基本都是秉承大王的意思,做一些大王喜欢的研究,但比起后来的空前规模,还是相对冷清。但即使在这相对冷清的年月里,真正被齐国上下公认的,却是稷下学派无可争议的地位。能够成为其中一员的学者,都至少是在齐国声名显赫的人物,不但学问名望都是硬实力,身份受人尊重,待遇更是士大夫级别。其在政界的话语权,也是出名地大。
最典型的事件,例如曾经入选中学课本的《齐威王一鸣惊人》:初登位的齐威王,还是个不靠谱的浪荡公子,成天吃喝玩乐,眼看齐国的国事风雨飘摇,就要到被吊打虐打的节奏,却是稷下学派的名士淳于髡挺身而出,循循善诱地给齐威王讲了个故事——有一只大鸟,本该威武雄壮,可是长大之后,却是九年都没叫唤一声,大王您说这是咋回事呢?齐威王立刻心领神会,从此幡然真做,造就了齐国强大。“一鸣惊人”的成语,就是由此而来。
多年以来,这个故事一直用来形容淳于髡的聪明,或是齐威王的胸怀,但其中透露最重要的真相是:作为战国新生事物的稷下学宫,从诞生早期起,就拥有这样强大的话语权,稷下学士们不但拥有崇高的地位,更有着让国王都肃然起敬的权威。
就在这样的尊重与发展中,早期的稷下学派欣欣向荣,很快从初生的小苗长成参天大树,成为齐国大国地位的生动招牌。
但是从齐宣王起,这个原本就光鲜的金字招牌,身份竟再次华丽转换,原先是棵招牌树,这时却变成了招纳各方“神鸟”的奇树;原先以齐国的黄老思想为主,学者也主要是老子学派人物,这下却成为诸子百家各个流派的聚焦地。一个学宫,竟这样成为诸子百家发展壮大的温床,仿佛一个聚拢了巨大能量的火山,喷涌出汹涌的战国文化烈焰。
这个角色转换,又是怎样来的呢?
齐宣王的妙笔
稷下学宫的角色变化,以《史记》里的说法是这样的,“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邹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也就是说,在齐宣王的改革下,稷下学宫从此打破了学派的界限,以海纳百川的气度,接纳各个流派的名士。各路名流人物都给予崇高地位,享受上大夫的待遇,且权力还极大。所谓“不治而议论”,就是不负责具体的行政工作,但是要参政议政、建言国事。在这样的大力扶持下,稷下学宫进入了其黄金时代,最热闹的时候,规模已有了千人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