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仙在当代,人们往往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必有一个贤内助。其实在古代,人们对于女性也有这样的期望。本篇中的凤仙就是明清时代激励男子立志科考的理想中的女性形象。小说写狐狸一家三个姊妹,除去大姑八仙嫁给狐狸外,二姑水仙嫁给富商之子,三姑凤仙嫁给了平民刘赤水。家庭聚会中,人间的贫富差别竟然也体现到了狐狸一家中。受到屈辱的凤仙遂愤然离开,并赠送一面镜子给刘赤水,鼓励刘赤水在科举上争气上进。刘赤水刻苦读书时,镜子里面的凤仙就盈盈欲笑。荒弛废学时,镜子里的凤仙则惨然若涕。在凤仙的感召下,刘赤水终于科考成功,在狐狸家庭中取得了与富商之子分庭抗礼的地位。“异史氏曰”:“嗟乎!冷暖之态,仙凡固无殊哉!”是那个时代人情世故的真实反映。小说中的镜子形象,体现了古代对于照相摄影技术的理想,也展现了蒲松龄浪漫的想象力。
在《聊斋志异》的创作继承方面,人们往往注意到前代小说的影响。实际上古代的戏剧,尤其是元明杂剧传奇对于《聊斋志异》也有丰富的沾溉滋养。本篇引用元王实甫《吕蒙正风雪破窑记》、《西厢记》和明薛近兖《绣襦记》不仅反映了蒲松龄时代戏剧演出传播的实况,也让我们看到了蒲松龄学养的另一个方面。
刘赤水,平乐人 [1] ,少颖秀 [2] ,十五入郡庠 [3] 。父母早亡,遂以游荡自废 [4] 。家不中赀,而性好修饰,衾榻皆精美。一夕,被人招饮,忘灭烛而去。酒数行,始忆之,急返。闻室中小语,伏窥之,见少年拥丽者眠榻上。宅临贵家废第,恒多怪异,心知其狐,亦不恐。入而叱曰:“卧榻岂容鼾睡 [5] !”二人惶遽,抱衣赤身遁去。遗紫纨袴一,带上系针囊。大悦,恐其窃去,藏衾中而抱之。俄一蓬头婢自门罅入 [6] ,向刘索取。刘笑要偿 [7] 。婢请遗以酒,不应;赠以金,又不应。婢笑而去,旋返曰:“大姑言:如赐还,当以佳耦为报。”刘问:“伊谁?”曰:“吾家皮姓,大姑小字八仙,共卧者胡郎也;二姑水仙,适富川丁官人 [8] ;三姑凤仙,较两姑尤美,自无不当意者。”刘恐失信,请坐待好音。婢去复返曰:“大姑寄语官人:好事岂能猝合?适与之言,反遭诟厉。但缓时日以待之,吾家非轻诺寡信者 [9] 。”刘付之。[1] 平乐:旧县名。在今广西东部。三国时置,明清时为广西平乐府治。
[2] 颖秀:聪明秀雅。入郡庠:考中秀才。
[4] 自废:自暴自弃,不求上进。卧榻岂容鼾睡:比喻不能让别人侵占自己的利益。宋曾慥《类说》引杨亿《谈苑》谓:宋开宝八年(975),宋军进围金陵。南唐主李煜请缓兵。宋太祖说:“江南有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可许他人鼾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