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有罪而益信?孟孙猎而得麑使秦西巴持归烹之麑母随之而啼秦西
何谓有罪而益信?孟孙猎而得麑,使秦西巴持归烹之。麑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纵而予之。孟孙归,求麑安在,秦西巴对曰:“其母随而啼,臣诚弗忍,窃纵而予之。”孟孙怒,逐秦西巴。居一年,取以为子傅。左右曰:“秦西巴有罪于君,今以为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一麑而弗忍,又何况于人乎?”此谓有罪而益信者也。“又”:《道藏》本、刘绩《补注》本作“人”。当正。 务:务求。乐羊:魏将,曾为元帅,率魏兵灭中山国。据《
何谓有罪而益信?孟孙猎而得麑,使秦西巴持归烹之。麑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纵而予之。孟孙归,求麑安在,秦西巴对曰:“其母随而啼,臣诚弗忍,窃纵而予之。”孟孙怒,逐秦西巴。居一年,取以为子傅。左右曰:“秦西巴有罪于君,今以为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一麑而弗忍,又何况于人乎?”此谓有罪而益信者也。
“又”:《道藏》本、刘绩《补注》本作“人”。当正。 务:务求。
乐羊:魏将,曾为元帅,率魏兵灭中山国。据《史记·魏世家》,灭中山在魏文侯十六年(前430年)。 中山:国名。战国时其中心位于今河北正定一带。当时中山国君叫姬窟。
循:通“揗”。抚摩。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循,叚借又为揗。”
啜:喝。 三:杨树达《淮南子证闻》:“三杯”当作“一杯”,字之误也。《国策·魏一》、《韩非子·说林篇》、《说苑·贵德篇》字并作“一”。
“夫”:《道藏》本、刘绩《补注》本作“大”。当正。
孟孙:鲁桓公的孙子。其父为庆父,曾派人杀死两个国君,后自杀。鲁僖公立公孙敖继承庆父的地位,称为孟孙氏。 麑:幼鹿。 秦西巴:孟孙门客。
“居一年”:《韩非子·说林上》作“居三月”。此事亦载于《说苑·贵德》。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