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KTV招聘网!
loading
免费发布信息
·株洲 [切换]
    株洲KTV招聘网 > 株洲热点资讯 > 株洲励志/美文 >  王正宪生性不聪明阳明说他“读书极拙” 岁时因父亲军功世袭锦

    王正宪生性不聪明阳明说他“读书极拙” 岁时因父亲军功世袭锦

    时间:2022-06-07 16:01:10  编辑:快推网  来源:  浏览:421次   【】【】【网站投稿
    王正宪生性不聪明,阳明说他“读书极拙”,14岁时因父亲军功世袭锦衣卫副千户,但他还是颇有自立自强的志向,后来知道弟弟出生,主动放弃荫袭,辞职出就科试,可见他不愿靠着上一代人养尊处优,也可见他没有忘记父亲的谆谆教诲。朱宸濠之乱时,养母诸氏带着他随阳明转战江西,为摆脱追兵,诸氏以手提剑劝阳明先走:“公速去,毋为妾母子忧。脱有急,吾恃此以自卫尔!”钱德洪曾感叹此事:“吾师于君臣、父子、夫妇之间,一家感遇

    王正宪生性不聪明,阳明说他“读书极拙”,14岁时因父亲军功世袭锦衣卫副千户,但他还是颇有自立自强的志向,后来知道弟弟出生,主动放弃荫袭,辞职出就科试,可见他不愿靠着上一代人养尊处优,也可见他没有忘记父亲的谆谆教诲。朱宸濠之乱时,养母诸氏带着他随阳明转战江西,为摆脱追兵,诸氏以手提剑劝阳明先走:“公速去,毋为妾母子忧。脱有急,吾恃此以自卫尔!”钱德洪曾感叹此事:“吾师于君臣、父子、夫妇之间,一家感遇若此,至今人传忠义凛凛。”

    王正亿自幼被黄绾带离家乡到南京抚养成人,与黄家次女黄姆结为娃娃亲,在正亿的教育培养上,王畿出力最多,视如己出,情同父子,常带在身边参加王门讲会。虽然正亿和正宪一样才学较为平庸,没有很好地传承家学,也没有显赫的功业事迹,但不失操守,并且在保护王阳明遗稿和王家史料方面有过贡献。嘉靖三十一年(1552)海盗火烧黄岩城,正亿没有携带其他东西,仅仅抱着父亲的木主神位、图像和手稿仓皇逃亡,此事博得王门弟子的称赞。后来在他43岁时依照朝廷恢复的恩典,承袭了伯爵之位。

    虽然由于各种原因,王氏家族后继乏力,没有再出现彪炳史册的人物,但像王阳明这样的大哲所传递的家教理念,并不局限于一己门户,而是随着他一生的教学活动而启导了许多门人、追随者,被运用到各自的子女教育、家族建设里,融入浩浩荡荡的庶民教化运动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滋养了千家万户,内化为中华民族的家庭教育文化传统的基因。从王阳明遗留下来的书信中,我们依然能感受到他家教观念鲜活的生命力,这也是今日我们重读阳明家训的意义所在。阳明学派的乡族教化及现代启示

    王阳明从34岁开始授徒,在此后23年时间里讲学不辍,倡扬良知之教,四方学子翕然追从,风动天下,逐步形成地域化的阳明后学群体,其中不乏世家大族。宗族领袖们带动家庭成员皈依王门,同门之间通过联姻结成良知信仰共同体,以家庭为道场,将家族建设视为印证圣贤之学的途径,传承师说,化民成俗,把阳明学从个人修习延展到家族、地方社会,努力践行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训。这些大家族的崛起与文教传承,离不开阳明心学的沾溉。

    比如江西吉安的邹氏家族,崛起于明代中期,从弘治到万历年间,历经邹贤、邹守益、邹善、邹德涵、邹德溥、邹德泳,一门四代六进士,在学术事业、家族事务、地方工作上都有家族延续性,对当地的贡献巨大。这个家族的主心骨是王阳明的高足邹守益(1492—1562),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但为官时间不长,大部分时间乡居故里,带领同门、子弟创办了惜阴会、复古书院、青原会、东山会等讲会,每月聚会,人数少则上百,多则上千,带动了整个周边地区的学术活动,邹氏家族主盟的一些讲会持续了六十年之久。邹氏还联合其他有阳明学背景的宗族如刘氏家族,参与土地丈量,为民请命,减轻地方赋税负担,发动乡民互助救济,在当地享有崇高的声望。

    再如江苏泰州的王氏家族,领袖人物王艮(1483—1541),世代为安丰盐场的盐丁,出身卑贱,但家族在他手里有了转机。他善于经营,好学不倦,38岁时拜入王阳明门下,提倡“百姓日用即道”的平民哲学,开创了“泰州学派”,并由其族弟王栋及其子王襞传承光大,时人谓王艮、王栋、王襞为“淮南王氏三贤”。史载,他治家“总理严密,门庭肃然,子弟于宾客不整容不敢见”。王襞这样形容他父亲的风度:“天地以大其量,山岳以耸其志,冰霜以严其操,春阳以和其容,此吾人进道之法象也。”可见其家风之严明峻朗。王艮的追慕者大多是樵夫瓦匠一类的平民,多授以“孝悌慈”的家庭伦理,学者称赞他“化民成俗之功,不在阳明之下”。

    又如广东潮州揭阳的薛氏家族,以薛侃(1486—1546)为首,兄弟叔侄都拜阳明为师,带头率领族人建家庙、增祭田、立族训,“居官则思益其民,居乡亦思益其乡”,倡行乡约训导乡民,开渠、筑堤、造桥,对地方社会贡献巨大,至今还保留不少遗迹,薛氏也还延续着祠祭、修谱、宴会、社庆等宗族活动。

    这些在齐家实践上成效卓著的阳明学家族,留给后人不少有益的启示。首先是在家庭教育主旨上,发扬了心学注重“自力”的信念,即充分肯定人的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能力,赋予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能动性,将自家生命全幅交付给本心——良知做主。“致良知”不着眼于我应该怎样符合社会伦理规范,而是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它旨在德性人格的培育、人之整体生命状态的提升。阳明心学强调人要趁早“立志成圣贤”,而且肯认每个人都是潜在的圣贤——所谓“满街都圣贤”,用今天的话说就属于“正面管教”,多鼓励,少责骂,鼓励心怀一种救世淑人的使命感,在平常的家庭生活、社会实践中培养德性善行,成长为一个人格卓越的“英雄”,这在现代心理学也可得到呼应。以“斯坦福监狱实验”来探索环境对人性善恶的改造而闻名于世的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社会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1933— ),近年致力于推动“英雄想象计划”公益项目,宣扬的主旨即是每个人都成为英雄,不是壮烈的战争英雄,而是每一天为别人做一些小事的“每日英雄”,特别是让孩子从小就种下“英雄主义”的种子,相信自己就是那个万众期待的英雄,只要有需要,就会勇于行英雄之事,这样才能让家庭更和谐、学校更完善、社区更宜人,消除环境对人性的不良影响。这种根植于日常平凡的“英雄主义心理学”(Psychology of heroism),与阳明心学的教育目标可以互相发明。

    其次是注重助缘,即重视良师益友的外力作用及榜样力量,其最有效机制就是组织讲会,建立书院,带着子弟例行聚会讲习,参与公共政务,让世代接续传承家学,这也颇类似今日许多有志于教育实践的小家庭结成的民间互助团体,共享着某种相同或接近的教育理念,众筹集资成立基金,形成团队合作,尽可能地盘活、优化社区族群的教育资源。在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师长榜样对后代的影响是无与伦比的,如二十世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有“非洲圣人”之誉的史怀哲(1875—1965)所说:“好榜样不是影响别人的主要因素,乃是唯一的因素。”

    再次是教育的方法,特别是儿童教育中倡导歌诗习礼。王阳明强调要尊重、顺应儿童性情而加以诱导教化,以歌诗、习礼来塑造身心,以达到发扬天性善心,使生意畅达、自然和乐的效果。正德十三年(1518),他在平定南赣四省边境之乱后,兴立社学,教化民风,撰写并颁布《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指导社学蒙师如何开展童蒙教育。文中提出的“栽培涵养之方”就是“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在平常的讲会中,阳明也经常与弟子歌诗咏志,营造一种师生融洽的教学氛围。王艮的儿子王襞(东厓)九岁时跟随父亲参加阳明的讲会,“士大夫会者千人。阳明命童子歌,多嗫嚅不能应,东厓意气恬如,歌声若金石”。当阳明得知是王艮的儿子后,惊诧地感叹:“吾固知越中无此儿也。”王艮去世后,王襞继承家学,各地纷纷争聘他去主持讲会,每次归乡,“随村落大小扁舟往来,歌声与林樾相激发,闻者以为舞雩之风复出”。从这种动人的场景中我们可想见歌诗导化人心的效果,这与法国卢梭以降的“自然主义”教育理念有契合之处。

    最新便民信息
    株洲最新入驻机构
    15535353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