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楚柏举之战 定公四年、五年齐鲁清之战 哀公十一年楚白公之难
吴楚柏举之战 定公四年、五年
齐鲁清之战 哀公十一年
楚白公之难 哀公十六年
返回总目录
前言
《左传》是《春秋》三传之一,大概成书于战国中前期。西汉时期,《左传》曾立为学官,后几经废立,成为“十三经”中的一部。作为儒家经典中的一部,过去常把它看成是经书。它记载了春秋时期二百四十多年的历史,又是一部重要的史书。经书也好,史书也好,《左传》对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
承载着传统文化中众多价值观的经典
《左传》所记载的春秋时期,是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也是思想大解放的时代。许多先进思想和价值观,在《左传》里面得以体现。民本思想,《左传》中最为鲜明。《尚书》已有“敬天保民”的思想,强调“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尚书·周书》)但是,到了春秋时期,全盛于殷商、西周时代的天道观已经动摇,人们对“天”“人”关系作出新的解释,从重视天道转而重视人事,以民为本的思想越来越突出。桓公六年随国大夫季梁说的“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就是突出的代表。虽然还有一个“神”在,但季梁提出“敬神保民”,实质是借“敬神”来表达他的“保民”理论。敬神告神,都离不开民力、民和、民心;只有民力普存、民和年丰、民心无违,才能取信于神,也才能取得神的福祐。民心向背、得民与否也是战争胜败的决定因素,曹刿论战揭示的就是这个道理。春秋中期以后,有关“保民”、“爱民”、“得民”、“恤民”、“成民”、“抚民”、“利民”的论述越来越多,哀公元年认为“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都说明民本思想越来越为统治者和进步思想家所重视,成为人们普遍的价值观念。今天我们提倡“以人为本”,正是对以民为本传统思想极好的弘扬。
《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了晏子论“和同”的一段话。晏子所论之“和”“同”,从哲学意义上来说,是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一对范畴。晏子认为,“和”与“同”异。“和”是指众多相异事物的相成相济,即集合许多不同的对立因素而成的统一,譬如调羹:“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汲,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同”是指同一事物的简单相加,简单的同一。所以“和”是对立统一,“同”则是单一。“和”就是要适中,要和谐。各种相异的对立的东西相成相济,达到适中,才能和谐统一。晏子论“和”“同”,体现了对事物一与多、单纯性与丰富性多样性的统一认识。“和”“同”思想的提出,对于建构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 《杂阿含经》把诸佛菩萨称为?“大医王”从四个方面治疗众生的?[图]
- 如果在生活中我们争强好胜事事都想高人一等就容易遭到他人的嫉妒[图]
- 赵简子即赵鞅晋定公时为卿卒谥“简”窦犨(chōu)鸣犊窦犨字[图]
- 凛凛岁云暮 蝼蛄夕鸣悲 凉风率已厉 游子寒无衣锦衾遗洛浦 同[图]
- 吴楚柏举之战 定公四年、五年齐鲁清之战 哀公十一年楚白公之难[图]
-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图]
- 王仙芝(?~)唐末农民战争领袖濮州(今山东鄄城北)人原以贩卖[图]
-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图]
- 孽灾祸常人总是说盛衰祸福相互依存祸会变成福福会暗藏祸得失不会[图]
- 这是杜丽娘带着春香游花园时的几段唱词把一个深闺少女的曲折心情[图]